当前位置:

未来展望

关于广州市增城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1-22 15:31
作者: 字体大小:

  区一届人大

  一次会议文件(7)

  关于广州市增城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6年1月28日在广州市增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区发展改革和金融工作局局长 毛 杰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区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6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我区迎来撤市设区的重大利好,积极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创新,突出民生保障,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2015年增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预计完成情况

  

  注:(1)含广本地区生产总值年度计划1108亿元,增长8%,实际完成1073.88亿元,增长7%;(2)含广本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度计划1964亿元 ,增长10%,实际完成1831.14亿元,增长4.92%。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一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围绕稳增长调结构,着力推进重点区域、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45.6亿元,增长7.5%。一产、二产保持平稳,分别增长1.4%和7.1%,第三产业发展提速,增长8.7%,对经济贡献度提高到44.2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51.96:43.04。二是内外需求平稳发展。抓实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计划,建立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评估咨询服务单位库,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安置区等重大项目建设,65个年度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2.6亿元,全年民间投资增长40.66%,工业和第三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9.82%和48.47%,固定资产完成投资395.58亿元,增长18.5%。12个专业市场改造扎实推进,建成5000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16个,建成万家旅舍537家,商贸业、生态旅游等消费热点持续畅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商品销售总额分别增长11.3%和3.4%。引导企业利用技术和产品贴息政策加快“优进优出”,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出口增长3%。三是区域经济保持活跃。落实商事登记改革及小微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新发展市场主体11994户,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大型企业落户增城。创造平台促进企业与资本市场对接,推动62家企业到股权交易中心挂牌、1家企业到新三板上市。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分别为1081.9亿元和832.6亿元,同比增长9%和11.3%。四是招商引资新突破。区域优势提升支撑我区继续成为投资热点,全年共引进广汽本田汽车销售公司、辰东纳米新材料等骨干项目59宗,中钞长城金融设备控股有限公司金融机具制造基地和清分中心项目等5个项目签订投资意向,储备在谈项目38宗,新引进外资企业20家。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制造业不断做大做强。广汽本田第三工厂、广本发动、北汽华南基地投产运营,风火轮、北汽海纳川项目配套零部件和物流项目等加快建设,索菲亚、珠江钢琴、中新塑料等10个企业增资扩产,全年新增122家规上企业,规上工业产值从一季度增长0.11%回升到4.92%。二是现代服务业提升发展。电子商务及现代物流加快发展,阿里巴巴华南运营中心、澳粮食品电子商贸城、新塘牛仔电商产业园(东区、南区)建成营运;着力培育总部经济,积极引进百利威等总部企业,推进丰乐集团总部项目建设,长江村镇银行被评为广州总部企业,累计培育8家广州总部企业;出台专项扶持措施加快低碳总部园区建设,推进园区招商引资;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引进金融机构313家、配套服务机构61家。三是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启动建设高标农田项目共48宗,扶持发展从玉蔬菜基地、穗新良种奶牛场等一批上规模的现代大型种养项目144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22家,“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18家农业企业建有电商销售平台,累计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4240万元,组织6家骨干企业申报广州市农业龙头企业,评定一衣口田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增城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获省名牌产品称号企业6家。四是谋划建设新空间。国家级“侨梦苑”落户开发区,引进“阿里云”国际众创中心、石墨烯超级电容产业化基地等12个高端项目,创建中澳、中德、中英、中以科学中心,构建全球华人引资引技引智新高地;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结合轨道规划建设进一步深化产业规划,有序开展土地整合储备、低端产业退出以及扩区工作,扎实推进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项目建设;城市中轴线抓紧完成新城大道建设,低碳总部园、健康医疗综合体、少年宫等项目加快建设;朱村推进工信部电子五所新区、教育城项目建设,提升区域宜居水平,打造科教小镇;北部生态区谋划推进白水寨综合服务区、正果寺扩建工程、二龙山二期、白水源农业综合园区、莲塘印象等项目建设;中新镇发挥区域优势,主动谋划建设增城西部宜居新区和生产生活服务集聚区。

  (三)加快建设绿色宜居城乡。一是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城大道、坪中公路道路升级改造,启动广州铁路货运外绕线、北三环二期、花莞高速沿线征拆工作,加快建设地铁13号线、21号线和穗莞深城际轨道。推进少年宫、养老院、新石滩中学、中心医院等城市配套工程建设,建设镇街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瓜岭、城西、东华等10项输变电工程加快建设,完成2.6万户天然气置换工作,燃气管道三年倍增计划顺利推进。实施北部三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等5项城乡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二是着力提升城乡生态环境。推进“千园计划”并建成1004个公园,启动荔湖公园环湖绿道建设,累计建成绿道488公里,完成广惠高速等“七纵四横”景观林带建设,新增二龙山、蒙花布等7个森林公园,完成森林碳汇生态工程建设17650亩。推进207条河道(涌)、100个水库整治,完成105条、约178多公里河道的清淤疏浚。三是加强城乡综合管理。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树立全区域城市管理理念,统筹城乡保洁管理,完善农村环卫工作机制,在完成全区2165条自然村“一村一点”垃圾收集点的基础上对107个垃圾收集点进行升级改造,推进13条城中村环境整治,派潭镇成功镇国家卫生镇。开展采石场、河道违章堆放场综合整治,加强乡村建房规范管理,严查严控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拆除违法建筑12.4万平方米。四是推进城乡更新改造。推进石滩镇仙塘村、荔城街庆东村等10个广州市级美丽乡村试点建设,重点打造邓村、瓜岭村等岭南特色村落,升级提质示范带动有序推进简村旧村改造各项工作,做好白江村、蒌元村、金星村等旧村改造前期工作,落实扶贫资金2.04亿元,96个扶贫项目完工37个,加快农村泥砖房和危房改造,4655户年度改造任务中已动工4590户。五是推进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增城区推动“多规合一”工作改革方案》、《增城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等规划,进一步深化“多规合一”改革成果,提出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发展定位,进一步优化东部交通枢纽中心规划,2015年全区批复修建性详细规划125宗,完成镇街总控规编制15项,专项规划3项。

  (四)推动重点领域改革纵深发展。一是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发放“一照一码”营业执照3263份。出台《关于全程为社会投资项目代办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优化项目审批服务,进一步简政放权。推动公车改革,按规定封存公务用车。二是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方面。大力建设省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重点推进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建设,2个农村金融服务示范镇、5个金融服务示范村建设,建成22个农村金融服务站、2 家资金互助合作社,加快构建普惠金融体系。三是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出台《增城市关于规范农村集体银行存款账户管理的工作意见》和《增城区农村集体“三资”和小额建设工程交易管理提速增效试点工作方案》等制度措施,完成对村社银行存款账户的登记工作,不断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共2907宗农村集体资产通过资产交易平台交易,金额达14.30亿元,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和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建设,切实做好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四是社会治理改革方面。积极培育多元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培育发展农业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63家。推进“一村(社)一法律顾问”行动,全区341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实施“司法社工”项目,确立了社区矫正司法社会工作长效保障机制。围绕网格化管理整合建设1支专职网格员队伍,提高综合管理能力。推广石滩镇下围村基层民主自治示范,推行“民主协商、一事一议”决策机制。实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大检查,构建立体化社会防控体系,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8.5%。

  (五)公共服务优化提升。全面完成十件民生实事,农村公共广播系统、“银龄安康行动”等全面完成。一是就业创业工作不断加强。开展挂绿湖、教育城等重点工程的农民就业与技能情况调查工作,完成第二届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作,联合华商学院、华立学院等开展“创业指导进校园”活动4场,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89个,培训城乡劳动力3860人,组织举办公共就业现场招聘会25场,帮助就业2674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0598人次。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达99%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增五险参保2.5万人次以上。新建保障性住房1575套,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740套。三是科教文卫全面发展。成为全国首批农村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示范县的创建单位,大力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6390万元支持各类幼儿园建设,小学午休和课后托管顺利实施,共有49672名学生受惠。继续实施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营养改善计划,共有8万多名学生受惠。完成4家镇级医院标准化建设,全区269村卫生站基本完成标准化建设,率先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院长办院”,免费为适龄常住人口进行大肠癌筛查工作项目,继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设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工作区11个。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五年来增城籍运动员共获世界冠军40项次奥运冠军一项次,连续23年荣获“广东省体育工作突出贡献单位”。人口计生、武装、双拥、科技、侨务外事、口岸、统计调查、民族宗教、保密、档案、地方志、气象、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的进步。

  “十二五”时期,我区积极实施开发区带动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深化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谋划建设现代化中等生态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期间,综合实力稳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07%,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26%。城乡面貌在持续发展中深刻变化,五年累计投入155.4亿元完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推进增城图书馆、科技博物馆、少年宫、儿童公园等一批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建成6个城镇污水处理系统、393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点,森林覆盖率达55.88%,11个镇街均创建为广东省卫生镇。社会民生投入年均增长17.66%,城镇新增就业9.7万人次,累计投入近20亿元改善城乡办学条件,社会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十二五”时期,在全区经济社会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我区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亟需关注:自主创新和产业竞争力有待提升,经济内生动力不够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立体交通体系和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滞后,土地、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紧缺仍然制约发展,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任务艰巨,扶贫开发任务较重,营商环境亟待优化等。

  二、2016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计划安排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中等生态城市,加快融入广州市“三中心一体系”的发展部署,加强创新驱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我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根据以上思路,建议2016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为实现各项发展目标,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六项重点工作。

  (一)强化创新驱动战略。一是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化推动城市中轴线规划,强化区域开发和招商工作,加快建设低碳总部园、宝能健康综合体等项目。打造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同步推动增城火车站综合枢纽前期规划工作,推进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等项目建设,完善轨道站场周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规划。增强朱村、中新等区域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加快西部宜居科技综合服务新区建设。优化北部生态旅游园区建设,推动白水寨、仙姑文化、莲塘印象、正果佛家文化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园区产业化水平。二是推进新业态发展。利用国家侨梦苑,打造高质量国际合作平台,积极引资引智引技,建设“一带一路”开放共享协同创新合作示范区,大力推动已引进12个创新项目的建设,完善研究、孵化、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高端服务载体。以广本研发中心为龙头,搭建创新平台,引入创新项目,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建设“互联网+传统商贸业”,推进牛仔谷电商园、澳粮跨境电商产业园招商发展,重点建设新塘电商园区、万家旅舍、增城广采网等各类平台建设,加强广英、索菲亚等骨干企业电商建设推广,加快旅游交通标识和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三是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及支撑。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加快完善“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链条,大力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加大对初创企业和成长期企业技术研发支持,利用好南粤基金等市场平台引导社会资本,完善创新创业科技金融扶持体系。积极推进人才引入策略,吸进高层次“双创”人才(团队),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实施“订单式”培养计划。推动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和审批代办服务机制的建设,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项目落户速度。

  (二)强化“双轮驱动”。一是进一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对接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做强做精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推动广汽、广本、北汽等已投产项目释放产能,促进提爱思、华德弹簧、风火轮等汽车零部件项目建成投产,推动三泰、众富、江河幕墙等增资扩产项目动工建设,推进与汽车相关的研发、金融、租赁、文化、展销等高端环节延伸。做大做优高端装备制造业,推动博创机械等企业的机器换人计划,加快南京天加空调、广州晶正鑫等项目建设。依托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重点引进军工装备、电子设备、通信设备、军品民用等项目。优先发展生物制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推进博济医药、国家级华侨华人分子医学转化科学中心等项目建设。依托易宝科技“互联网+”孵化器、新塘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平台,推动牛仔服装产业和摩托车产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推动现代服务业突破式发展。推动区域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高地建设,重点发展阿里巴巴华南物联网营运中心、低碳总部园等项目。完善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促使入驻服务机构达到100家以上,新建100家农村金融服务站。继续推进合汇城、奥园康威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建设,做强批发零售行业,加快发展教育、商贸购物、休闲娱乐、医疗保健和生态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引导万家旅舍标准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扶持云水田心精品民宿、正果壹号营地等观光休闲、体验式农业农场发展。积极引进示范性、带动性强的大型文创项目,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三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科研检测示范基地、德盛生猪养殖场、从玉蔬菜基地、福安有机蔬菜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化推动小楼等6个农业园区建设。以“增城十宝”为核心,建设特色品牌农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三)推动内外需协调发展。一是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加快安置区项目进场施工建设。着力推进广本研发中心、广本销售公司等汽车产业集聚建设,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中澳石墨烯超级电容联合研发基地,推动怡翔制药、抗流感病毒鼻腔喷雾器产业化项目等生物制药项目建设。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推进嘉华酒店、锦绣香江温泉三期、邓村石屋精品文化酒店等高端商务酒店集聚建设。二是加大出口支持。继续推动旅游购物商品和牛仔纺织商品出口,支持外贸综合服务试点企业做强做优,加快制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方案。强化增城口岸建设,搭建增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和信息系统等公共服务平台”。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和南沙自贸区的契机,加快制定对接政策,谋划外贸发展新格局。三是大力招商引资。围绕北汽、广本两台整车,引进车联网等汽车服务市场项目。加大智能制造项目招商,加快引进高端金融装备、工程机械、军工设备、通用设备等项目。培育现代服务业,引进和培育牛仔服装电子商务项目,信息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等生产性项目。引进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销售与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相结合,扶持发展“万家旅舍”,培育生态旅游业。

  (四)加快城乡建设。一是加强城市支撑体系构建。推进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增城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穗莞深城际轨道新塘至红梅段,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站城际轨道,地铁13号线,21号线等轨道交通建设,构建广州“东大门”。抓紧广汕铁路东北货运外绕线、广州凤凰山隧道工程、北三环二期、花莞高速的建设,推进增派公路挂荔段、石滩大道、光明路、沿江东路等内域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建设和运用, 提升全区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优化城乡规划。坚持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完善我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各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继续配合深化“多规合一”工作,高效开展控规全覆盖及“一张图”工作,推动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规划、海绵城市试点规划、综合管廊等规划进程,建立任务分解体系、规划任务责任体系,保证规划落到实处。三是持续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推进荔湖公园环湖绿道建设,继续推进“千园计划”,加快开发区绿色低碳园区、北部生态区、西福河、广汕公路等景观林带、绿道网络工程。建立增江河、东江北干流等跨界流域区域水环境治理机制,推进河涌整治,建设安全生态水环境。强化垃圾分类处理,开展城乡“六乱”整治。推进瓜岭、群星等12项输变电工程建设,进一步实施管道燃气三年发展计划。推广蒙花布村、邓村、大埔围村等10条美丽乡村试点和大埔围村、下围村等典范村示范带动效应。完成农村泥砖房和危房改造4013套。

  (五)推动改革开放。一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撤市设区体制机制和区、镇两级政府财权事权关系,推进“营改增”扩围和税务“管事制”等财税体制改革,推动管理重心下移。重点推进工商登记便利化,深入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施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业务增城区“全区通办”、内资企业广州市范围内“全城通办”。二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颁证,探索股权流转机制。以省农村金融创新试点为抓手,探索发展特色普惠金融,推进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建设,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规范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深化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和交易机制改革,创新公共事业建设投融资体制,制定民间投资重点扶持引导目录,重点推广PPP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设施的建设运营。继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低丘缓坡综合开发试点工作,加强节约集约用地。抓好存量用地整合储备,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落实土地合理利用和耕地保护。四是创新治理模式。巩固深化石滩镇下围村的农村基层治理试点经验,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全面推广“民主商议,一事一议”的村民自治新模式,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司法社工”项目、三代表一委员等工作,推进社区网络化管理工作。

  (六)全面保障民生。全面完成东门桥重建等10件民生实事,确保城乡收入稳步增长。扩大社保参保覆盖面,推进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增强“五大险种”扩面征缴力度,提高城乡低保补助、五保供养标准,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推行入住公办养老机构轮候制度。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1万人次以上。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新石滩中学等一批学校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创建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健全医疗联合体、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级制,推动区妇幼保健院迁建等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二孩政策。推进科技博物馆、增城少年宫等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健全公共文化和体育的基本服务体系。继续深化城中村整治工作,治理安全隐患,深化“食得放心”城市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防范和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强化对涉毒违法犯罪的打击整治,建设平安增城。继续推进人口计生、武装、双拥、科技、侨务外事、口岸、统计调查、民族宗教、保密、档案、地方志、气象、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